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是身心上出了小差錯
發布時間:2014-12-25
全國統一微信咨詢:jingsi209 微信咨詢
很多家長都在苦惱這些問題:孩子總是打斷別人說話、上課不認真,多動......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如何才能幫助孩子解決這些注意力的難題呢?要想解決問題,首先得找根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很多,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某些問題都是不容忽視的。
生理原因——前庭覺失調導致的注意力障礙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生理原因主要是前庭覺失調引起的注意力障礙或注意力缺陷(也就是俗稱的多動癥)。
在大腦后下方腦干的前面,有個微小的雷達式感應器官,叫前庭神經核,它是大腦門檻,前庭器官告訴我們頭和身體的方向,再通過脊髓椎體神經體系將信息傳達到身體各部分,通知肌肉的收縮和運動,再將這種肌肉和關節信息傳回前庭和小腦。以此來保證身體的平衡。
如果前庭信息處理不良,身體便無法達成感覺的統合,就會造成站無站相、坐無坐相、容易摔倒、撞墻、心煩氣躁、注意力不集中,好動不安,不聽指揮,視聽神經系統都會扭曲,甚至有些笨手笨腳。表現在學習上,主要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喜歡捉弄人、浮躁。上課不自覺的下位子走動,扭動身體,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和嘴,不聽指揮、不會做操、不愛寫字和讀書。喜歡爬高、繞圈子跑、旋轉不暈,怕走平衡木等。
非生理原因
患有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在全體學齡期孩子之中僅占5-7%。但也有很多孩子上課時很散漫,一看到書就犯困,做作業不專心等,這樣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以下原因導致的:
1、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
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延長的。l歲以下的嬰兒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超過15秒,1歲半的寶寶對有興趣的事物,可集中注意1分鐘以上,3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5分鐘,5歲平均約為6、7分鐘。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時間在10-20分鐘以內。三四年級的孩子,可堅持到30分鐘左右;到了五六年級,便可增加到40分鐘以上。
如果學習時間超過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孩子就會感覺到累,容易走神。
2、對所做的事不感興趣
這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最主要原因。不感興趣自然不會集中注意力。0-6歲期間,孩子主要是右腦發育,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活潑、好玩的學習、游樂方式,枯燥的坐在一個地方,讓他們安靜學習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無趣的事。所以孩子會老想著做別的事情,無法集中注意力,一打開書就犯困,但如果讓他們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孩子又會表現出驚人的專注。
3、社會性不足
可能你會覺得奇怪,社會性和注意力之間有關系嗎?事實證明,孩子的社會性不足就很難在學習上集中注意力,尤其實在上課的時候不能像其他同學那樣集中注意力。
社會性從廣義上來講,是指理解他人處境并與他人融入同一過程的特征。以學校的上課時間為例,認真聽老師講課并按照老師的要求和其他孩子一起去學習和溝通就是社會性的體現。社會性不足的孩子,常常無法接受老師的只是,只會沉浸在自己的想法里。這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應該像別人一樣,即使不喜歡,也要忍耐,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有時候,孩子在做自己的事情時,能發揮專注力,但在需要遵守共同規則的課堂上卻無法集中注意力。家長平時教育孩子遵守秩序與規則非常重要。3-4歲時孩子會經歷一個秩序的敏感期,在這個階段有意識的遵守孩子的規則,同時告訴孩子社會的很多規則,也能增加其社會性。
4、焦慮
成人在心亂、焦慮的時候會無法集中注意力,孩子也一樣,在內心不安或有解決不了的事情時,他們就不能專注于學習。如果家長因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批評孩子,很可能導致孩子焦慮,每次要學習時,孩子更擔心、害怕,注意力更難集中。如果孩子對學習有焦慮,家長就要先幫孩子放下焦慮。
5、精力過于旺盛
孩子體力好,喜歡東跑西顛,會被誤會為散漫。這樣的孩子尤其在上午會因為精力過剩表現得很散漫?,F在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導致孩子旺盛的精力沒時間發泄。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就得一動不動的坐45分鐘聽老師講課,休息的時間除了上廁所,不能出教室,不能嬉戲打鬧,更不可能盡情地在教室里跑來跑去。放學回到家,要么上課外補習班,要么做練習題,這些都是需要安靜坐著并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旺盛的精力沒有辦法發泄。要改善這種注意力不集中,就需要家長每天給孩子時間進行適當的運動。
競思溫馨提示:注意力不集中是許多孩子存在的問題,只要家長及時發現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所在,并且有效地引導,孩子是很容易改過來的。孩子心理上存在的消極情緒影響著孩子的心理活動和生理活動,所以幫助孩子消除這些不良心理因素,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
免費試聽
∗
標簽:注意力不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