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多動癥、注意力不集中的臨床特點
發布時間:2014-12-24
全國統一微信咨詢:jingsi209 微信咨詢
兒童多動癥、注意力不集中的臨床特點!大多數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癥的孩子自嬰幼兒時期即易興奮多哭鬧、睡眠差、喂食較困難不容易養成大小便定時習慣、隨年齡的增長,除活動增多外有動作不協調,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時間很短,知為無目的情緒易沖動而缺乏控制能力,上課不守紀律和學習困難。
臨床特點:
(1)活動過度:大多始于幼兒早期進小學后表現顯著。上課時小動作不停,撕書把書本涂得不成樣子,凡能碰的東西部要碰,喜挑逗常與同學斗毆。
(2)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時不專心上課時專心聽課的時間短,對來自各方的刺激都起反應。
(3)情緒不穩沖動任性,會無故叫喊,無耐心做事急匆匆。
(4)學習困難:患兒智力正常但由于多動帶來學習上的困難,部分兒童存在認識活動障礙和綜合分析障礙。病程通常為7歲前起病,病程持續6個月以上。
因到目前為止尚無明確的病理變化作為診斷依據,所以目前仍主要是以患兒的家長和老師提供的病史,臨床表現特征體格檢查(包括神經系統檢查)精神檢查為主要依據:
1癥狀標準:與同齡的大多數兒童相比下列癥狀更常見,需具備下列行為中的八條。
(1)常常手或腳動個不?;蛟谧簧喜煌E?年長兒或少年僅限於主觀感到坐位不安)。
(2)要其靜坐時難以安靜坐
(3)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4)在游戲或集體活動中不能耐心地排隊等待輪換上場
(5)常常別人問話未完即搶著回答
(6)難于按別人的指示去做事(不是由于違抗行為或未能理解所致)如不做完家務事。
(7)在作業或游戲中難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8)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換另一件事
(9)難以安靜地玩
(10)經常話多
(11)常打斷或干擾擾亂別人的活動如干擾其他兒童的游戲。
(12)別人和他/她說話時常常聽非聽
(13)常常丟失在學?;蚣抑袑W習和活動要用的物品(如玩具,鉛筆,書和作業本)
(14)常常參與對身體有危險的活動而不考慮可能導致的后果(不是為了尋求刺激)
2病程標準:通常于7歲前起病,病程持續6個月以上。
3排除標準:不是由于廣泛性發育障礙、精神發育遲滯、兒童期精神障礙器質性精神障礙。神經精神系統疾病和藥物付反應等引起。
4嚴重程度分類:
(1)輕度:癥狀符合或稍微超過診斷標準所需癥狀僅有微小的或沒有學校和社會功能的損害。
(2)中等:癥狀和損害在輕度和重度之間
(3)重度:超過診斷標準所需癥狀很多有明顯廣泛的學校、家庭和伙伴關系的社會功能的損害。
患兒智能正常但因精神集中,聽覺辨別能力差和語言表達能力差,學習能力較一般低臨床癥狀以學齡兒童較為突出:上課時話多、小動作多、激動好與人爭吵;行為目的不明確,如拿人東西,有時不避危險;在集體活動中不合群;在家長面前倔強不聽話、冒失、無禮貌有些患兒采取回避困難的態度,變得被動、退縮年齡增長后,不少兒童出現學習困難,雖然多動癥兒童的智力水平大都正?;蚪咏H欢捎谝陨习Y狀,仍給學習帶來一定困難。
部分多動癥兒童存在知覺活動障礙如在臨摹圖畫時,他們往往分不青主體與背景的關系,不能分析圖形的組合也不能將圖形中各部分綜合成一整體。有些多幼兒童將“6”讀成“9”,或把“d”讀成“b”甚至分不清左或右。前者的改變,屬于綜合分析障礙后者屬于空間定位障礙。他們還有誦讀、拼音書寫或語言表達等方面的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癥兒童未經認真思考就回答,認識欠完整也是造成學習困難的原因之一。此外多動患兒常顯示一些固定的神經系統軟癥狀,如翻掌對指試驗等呈陽性。
免費試聽
∗
標簽:多動癥,注意力不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