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注意力為什么最容易不集中?
發布時間:2014-12-02
全國統一微信咨詢:jingsi209 微信咨詢
一提到注意力不集中,人們都會不經意就想到那些人小鬼大的小學生。為什么小學生那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呢?競思教育來給你分析一下:
1、年齡小,自制力差
心理學里對“注意”下的定義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與集中。也就是說,當人們的心理活動有選擇地指向一個對象,而不理會其余對象時,這就是注意。心理學的實驗表明,兒童注意力的專注性維持時間短——通常的說法是“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無意識注意占主體地位。一節課有意識注意一般只能保持幾分鐘或十幾分鐘,而且也不穩定,有趣的東西時常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要他們在四十分鐘里始終將注意力保持在課堂講授的內容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低年級學生缺乏這樣的自制能力。
2、對學習缺乏興趣的學困生
有些學生上課不專心是因為課堂上老師講授的內容他聽不懂,完全不會,因而喪失了學習信心和興趣,其注意力自然難以集中到課堂上來。我們知道,學習活動總是受學習動機支配的,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表現形式之一。興趣可以產生學習動力,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授課內容,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學習,這樣就有更大的可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在學習活動中優異的成績又能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學習的興趣也會隨之提高,由此產生一種良性的循環;反之,不良的成績會降低學習的興趣,學習興趣降低又會反過來導致學習動力不足,成績下降。故學習困難生中缺乏學習興趣,上課不專心的現象更為常見。
3、聽覺統合失調的兒童
.聽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則表現為上課不專心,注意力難以集中,多動,總是東張西望,老師講的知識一點也聽不進去,經常忘記老師口頭布置的家庭作業,或者下節課需要帶的學習用具。平時有人喊他,他也不在意,好像與他無關。同時,這類兒童記憶力差,容易忘卻;聽力不佳,脾氣古怪,不懂得和別人溝通,學習上自然也會因此而障礙重重了。
4、教師的教材教法陳舊,不適合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
說實話,上面三個原因是把問題出現的責任推給了受教育者,我們還應該想到教育者的原因,我們對我們的每個學生的情況是否了解,我們的教材教法是否適合我們的教育對象。如果我們不能因材施教,正確引導;如果我們的教材教法聊無新意,那又怎么能引起我們的學生——尤其是那些學優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呢?
免費試聽
∗
標簽: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