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歲孩子注意力發展特點,及促進辦法
發布時間:2015-11-02
全國統一微信咨詢:jingsi209 微信咨詢
6-12歲是孩子小學期間,正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高發年齡段。孩子一些列的上課走神,發呆,多動,不愛學習等現象出現。如果你家的小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上課坐不住,老走神等問題,在給孩子扣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帽子前,請參考以下幾點:
第一、小學階段的孩子,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維持在15-20分鐘左右都屬于正常。而高年級的小學生一般注意力可維持在半個小時上下。而且每個孩子都有個體差異,孩子注意力維持時間在這個正常范圍內,父母就不需太焦慮。
第二、對于注意力太短的孩子,比如一個5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仍然只有十幾分鐘,那么請父母參照本文前述兩大部分,即在孩子注意力發展的關鍵期(0-6歲,尤其是在0-2歲),那個時候,你做了些什么,你的育兒方式是否阻礙了孩子的發展?
有的父母性子急,愛催促孩子;有的父母對孩子要求高,或者控制多,就傾向于打斷孩子、干擾孩子。這些都是有問題的教養方式,很容易將孩子的注意力“訓練”得短。
所以,競思專家介紹若你家的小學生也存在注意力問題,父母先自省,是否自己的教養方式屬于上述幾種。若是,那要先從自己的教養方式調整起。比如注重養成孩子好的學習習慣,而非過多干擾孩子寫作業中犯下的某個錯誤;提供有趣的方式讓孩子看到學習的樂趣所在,而不是給孩子提出一堆的高要求,等等。
第三、如果發現孩子做作業拖拉、不愛上學、課堂上精神不集中、學習成績不理想等,這時候要弄清楚,孩子是否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老師講過的東西自己不理解等,這就需要父母去觀察、跟孩子好好溝通等,并有針對性地提供支持。
另外,孩子不好好做作業的話,要看孩子是對所有作業都缺乏興趣、缺乏耐性,還是只在學習某些特定科目時缺乏耐性、無法集中注意力。如果是后者,沒有問題。因為有時候,某些科目,或者某些科目的老師,孩子更喜歡,而另外一些科目恰恰相反。
此時父母應該做的,不是把責任推到老師身上。而是通過有趣的課外補充方式(比如跟孩子做游戲、利用一些有趣的素材讓枯燥的課程變生動等)幫孩子發現那個科目的樂趣,提高孩子對課程本身的興趣。同時,也可以幫孩子看到老師身上的可取之處。
第四、關注孩子的情緒和內心世界。很多父母在孩子進入了小學以后,就更多把注意力放在他們的學業上,很容易忽視對孩子的關注、陪伴。所以,不少孩子入學后表現出的注意力不集中,其實只是有心事而已。孩子的心事其實不外乎下面這些:無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需要父母的引導;缺乏父母關注,跟同班同學因為比較而產生了心理落差;自己遇到了一些困難,又不知如何說出口等等。
所以,父母平日多跟孩子交流、談心,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多給予關注和情感支持,對于學生而言特別寶貴。
日常生活中,陪伴小學階段的孩子、幫助孩子促進注意力的具體方法,一種是父母固定家庭活動的時間、項目,陪孩子做一些長期的、需要長久堅持的項目,包括運動、讀書、或者只是簡單的家庭聚會等等;一種是尊重孩子的興趣所在,鼓勵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父母在旁邊可結合孩子的興趣點,專門為孩子設定一些他們輕松就能完成的目標。孩子們在完成目標、任務的過程中,注意力就能得到有效促進。
免費試聽
∗
標簽:6-12歲孩子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