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好,孩子才能愛學習
發布時間:2015-05-13
全國統一微信咨詢:jingsi209 微信咨詢
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這是很多媽媽最喜歡問的一個問題。我們觀察這些不怎么愛學習的孩子時會發現他們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注意力問題。他們在學校聽課的時候走神;在家寫作業的時候邊寫邊玩;在考試的時候腦海中總是閃現各種歌詞,電視畫面,總之在需要集中精力的場合很難集中注意力。
所以,在關心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這個問題之前應該先解決怎樣改善孩子的注意力。
想要孩子有好的專注力,家長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幫助孩子:
首先,和孩子一起明確做任何一件事情的目的和要求:
任務越明確,完成任務的愿望越迫切,注意就越能集中和持久。要想使孩子的注意持久,成人不能強迫他做什么,而要讓他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激發他做好這件事的愿望。因此,在活動之前,家長應當幫助孩子明確活動的目的和要求。
在活動過程中,家長應當及時提醒孩子,使其注意力始終指向某個方向。
例如:
家長和孩子種一顆豆子放在窗臺上。最初幾天,孩子可能出于好奇而經常來看一看。但時間久了,興趣趨于淡化,自然不會來光顧了。
如果家長能在種豆之前對孩子說:“這顆豆子不久會長出綠色的長長的葉子,你要是看到它發芽了,就趕緊來告訴媽媽”。這樣就交給孩子一個任務,為了完成媽媽交給的任務,他就必須經常注意它。
家長向孩子提出活動目的和要求時,應當注意要求一定要具體,要有明確的指向性。
籠統模糊的要求對于孩子維持注意并沒有太多的積極作用,因為孩子并不明白應當如何去關注,什么時候去關注以及去關注什么。
如果家長僅僅說“你要注意它的變化”,孩子可能會感到無所適從,從而失去對觀察的興趣,不能持久注意。這時就要求家長能明確地提出具體要求,將孩子的注意指向具體。所以,如果家長能說出“有沒有長出綠色的葉子”,或“看一看它的葉子有什么變化”,效果會更好一些。
第二,要學著激發孩子對活動的興趣與需要
興趣與需要是孩子活動的內在推動力,是直接影響孩子注意力的情感系統。為維持孩子對某一活動的持續興趣,父母應當注意活動內容的難度要適合孩子的水平,既要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又能感受到一定的挑戰。
如果活動內容與孩子的先前經驗無關,孩子沒有充分的經驗準備和能力準備,活動任務超出了其駕馭的范圍,即使形式再活潑有趣,也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如果任務難度過低,對孩子來說沒有一點挑戰,孩子也不會感興趣,不能集中注意力。
第三,培養孩子注意事物的廣度
幼兒注意力差的表現,是不能同時注意多個事物。
為此,家長應當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活動來培養孩子的注意廣度。
可以玩“猜物游戲”,先在孩子面前擺放上汽車、小球、鉛筆等多種物品,讓孩子觀察幾秒種,然后讓他閉上眼睛,趁機悄悄拿走幾樣物品,然后讓他說出哪些東西不見了。
這個游戲要求孩子在觀察時,能快速地注意到幾個物品,從而鍛煉了孩子的注意廣度。家長應當注意幼兒的年齡和個體之間的差異,呈現的物品的數量多少、拿走的物品的多少以及觀察時間的長短等都應當適當。
對于年齡大的孩子,呈現的物品可以多一些,觀察的時間可以短一些。
第四,有規律的生活
生活的節奏以及各種活動的時間長短都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因此,家長應當注意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作息。
讓孩子的生活有張有弛、動靜交替。不同性質活動之間的轉換要平和,給孩子一個過渡準備。
例如:
孩子在戶外跑來跑去、心跳加速,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處于一種興奮狀態。進到室內后,孩子很難立刻進入到繪畫或讀書等安靜活動中。一些家長卻要求孩子立刻安靜下來,集中注意力。
這種要求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是違背孩子的身體器官的運作規律的,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宜太長。
第五:營造安靜、簡單的環境
幼兒注意穩定性差,容易因新異刺激而轉移,這是學前期幼兒的普遍特點。
因此,父母應根據這一特點,排除各種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為孩子創造安靜、簡樸的物質環境。
免費試聽
∗
標簽: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