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聰明卻成績落后?可能是讀寫困難的影響
發布時間:2016-04-08
全國統一微信咨詢:jingsi209 微信咨詢
學習障礙(Learningdisabled,LD),指因中樞神經損傷所導致的感覺和大腦信息加工紊亂。學習障礙兒童不少會表現出多動(adhd)或ADD癥狀的特征。最常見的學習障礙類型是讀寫障礙(讀寫困難)。
從定義而言,學習障礙兒童擁有一般或較高的智力水平,但大腦在接受和加工感覺信息時出現異常。他們在個別智力測驗中的得分會遠遠高于他們的學習成績。這里的“障礙”是指大腦信息加工機制出現的問題。例如,某些學生會認錯語言符號,但卻擅長接受具體、形象化的信息,他們可能不懂單純的數字符號和單詞,但如果將這些符號放在有意義的、具體背景之下時他們就能理解。
學習成績不好的一個原因是有讀寫障礙,學習障礙,點擊問卷測評
學習障礙人士的學習問題將伴隨一生。他們的學習障礙不會因年齡增長而自動消失,但他們可以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例如,許多學習障礙兒童對他們缺乏能力完成學習的狀況采取了一種“我不在乎”的態度,以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這些兒童常常發育欠成熟,這也許是因為學習障礙影響了他們身體協調能力和情緒的正常發展。他們往往不能察覺社交場合中的微妙關系,并調節自己的言行舉止,因此他們的交際能力也會受到影響。一些人因學習障礙導致持續的壓力體驗與緊張情緒,進一步阻礙了他們學習能力的發揮。
學習障礙的類別
學習障礙就好比你學習外語時候的感覺。你還記得當初學外語時的哪種挫折感嗎?在你能用外語流利表達之前,你被迫把一個意思在母語和外語之間“翻”來“譯”去。學習障礙兒童常常將外界信息“翻譯”成大腦能夠理解和加工的語言。
視知覺障礙
視知覺障礙的兒童看到的單詞和數字與真實形狀發生了錯位,他們會混淆左右,不能把物體從背景中區分出來,這樣他們在閱讀時經常漏字或跳行。學生還有可能出現較差的眼手協調能力,身體運動不靈活。“讀寫障礙(dyslexia)導致患者不能正確辨認字母和單詞,有時還字形顛倒,如“b”“d”不分,“P”“q”不分。
另外一種情況叫“超閱讀(hyperlexia)”,指某些兒童(多為男孩)早在1歲半—2歲的時候就被發現會自己較自己認字,卻不理解字的含義。他們表現出不尋常的語言學習問題,如不能在交往中發起和維持交談是這類兒童的典型表現。超閱讀現象常和自閉癥(auism)相關聯。
聽知覺障礙
這類學生很難區分聲音的細微差別,而且會“歪曲”所聽到的話語,這使得他們難以聽從指令,尤其是復雜的指令。他們有可能混淆來自不同方向的聲音,或者不能把聲音從噪音背景中區分出來,而且常給人注意力不集中的印象。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加工所聽到的話語,所以當討論已經往下走的時候,他們還在理解消化前面的句子。他們往往跟不上教師的說話進度(盡管這時的語速非常適宜),當你點他們的名字時,他們往往“迷失”在話語中,對你的點名不能及時作出反應。
語言學習障礙
這類學生很難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或者他們能說話卻無法回答特定的問題,有些學生也許不能理解別人所說的語言。這種癥狀出現的原因可部分歸結于大腦未能把信息儲存在正確的區域,導致無法在需要時準確提取。
知覺動作障礙
這些學生的協調能力不佳,所以使他們看起來比較笨拙而且缺乏方位感。許多這類兒童無法完成簡單的任務,如涂色、剪裁、粘貼。他們的雙手可能常有不隨意的抖動或缺乏靈活性。
多動
這類兒童很難控制自己的動作,因此不停的動來動去。他們可能在沒有完成任何工作的情況下頻繁變換學習任務,或者總做能獲得成功的任務而不管其他應該做的事情。
沖動
這類學生似乎生活在一個隨心所欲的世界里,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使他們分心。沖動的兒童顯然難以集中注意力,而且常常未加思索就行動。
分心
這類學生難以區分重要的信息與次要的信息,缺乏組織能力,因此無法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注意力經常分散。
抽象思維能力缺陷
這類學生不能把具體的信息進行抽象概括和加工。他們的短時記憶或長時記憶受到了損傷,所以導致學過的東西一會兒就忘記了。
讀寫障礙(讀寫困難)在大陸地區的普及率極低(不足1%的家長認識讀寫障礙概念),歐美和港臺地區約5%-10%的小學生被篩查出讀寫障礙并接受政府資助的專項輔導,學習系統也有成熟的配套措施保證這部分孩子能夠順利完成應有的學業成績。
免費注意力測評及腦電生物反饋訓練體驗
免費試聽
∗
標簽:讀寫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