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
發布時間:2015-05-15
全國統一微信咨詢:jingsi209 微信咨詢
我們都知道,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影響著孩子的性格形成。華生說,“給我一打孩子,我會把他們培養成任何你想要的人”,這句話縱然比較片面,但環境尤其是家庭環境確實對孩子的性格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三歲到九歲是性格形成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成長階段,父母做好引導,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
一、
陪伴。孩子的性格形成是包括多發面內容的發展,例如認知、情緒情感、人格、能力等。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以實際行動在生活日程小事中給孩子樹立好模仿學習的榜樣,陪伴和關注他的成長,能夠幫助孩子建立好安全感和歸屬感。安全感的良好建立對孩子的性格形成及其他品格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二、
說教,先說后教。我們經常說孩子處在一個可以犯錯的年紀,那是因為他們可以在錯誤中成長。孩子在成長階段,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甚至很多情況下讓家長頭疼冒火,這個時候請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不建議打罵孩子,建議家長先說后教。也就是說,當孩子犯錯時,我們給他機會進行陳述,聽過以后在幫助孩子進行分析,告訴他錯在哪里。不分青紅皂白一通打罵,只會引起孩子的反感情緒,可他們仍然不會明白自己哪里需要改正。
三、
世界那么大,帶孩子去看去接觸。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我們知道告訴他一千遍如何跟小朋友相處都不如讓他直接跟其他孩子接觸一次來的更有效果。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人,會讓孩子得到不同的感受和體驗,一個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是學不會飛的。
四、
讓孩子做“危險”的事。孩子處在一個非常好奇甚至很好動的年紀,他們會去嘗試很多東西,例如從臺子上跳下來,爬樹,沿著水池岸邊走等等,確實是有危險性的,可是這也是他們在探索的方式,如果真的擔心,就陪著一起做,不要隨意禁止他們。沒有嘗試過,他們就永遠會好奇,做過了才知道是不是應該嘗試,會不會發生危險。尊重他們觸碰世界探索周圍環境的方式。
免費試聽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