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方法
發布時間:2014-03-05
全國統一微信咨詢:jingsi209 微信咨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們的一言一行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包括對孩子的鼓勵和真實的關心。很多家長從孩子上幼兒園起,就把主要的教育責任交給了學校,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可老師要同時教育六七十個孩子,這且不說,沒有家長的配合,孩子也只能成為一個聽老師話的孩子,您明白嗎?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家庭教育才是真正培養孩子心智的一種行為和能力。這位家長從四年級才開始關注孩子的學習,才開始建立您與孩子的親子關系,是不是有些得不償失呢?不要認為這是一件無所謂的事,這恰恰很關鍵。試想,你們只顧著工作、掙錢,嘴上說的心里認為的總是為了孩子在奮斗,可到頭來錢是掙到了,可孩子的學業卻耽誤了,錢又能買來知識和能力嗎?
兒童的思維是處于由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發展階段。培養孩子正確思考問題的方法,必須從這一點出發。
1 憑借具體事物、現象進行思維活動。青少年閱歷淺,生活經驗少,缺乏思考訓練,容易產生沒有根據或不加認證輕易得出不著邊際的結認論,這是一種不良傾向。培養孩子良好的思考問題的方法,首先必須培養孩子研究具體事物,依據可靠事實,經過科學論證,區分本質與非本質,再把事物本質特征綜合起來的良好習慣。
2 培養孩子能夠正確地進行比較、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推理論證的思維方法。比如在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孩子分析課文、概括段落大意、歸納主題思想等,在數理化教學中,要引導孩子審題、分析題目、確定解題步驟,進行論證的一般方法。
3 要培養孩子勤思多想、質疑善問的好習慣。俗話說:“多想出智慧”、“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就是要我們勤于思考。學習是復雜的腦力勞動,只有勤于動腦在學習上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才能學得深學得扎實。
讀書要有疑,疑是探究知識的起點,家長要鼓勵孩子提出疑問,引導孩子提出問題,保護孩子質疑的積極性。
學問、學問,連學帶問。一個人要博學多才,既靠學又靠問。要培養孩子善問的好習慣。使孩子虛心向別人請教,具有不恥下問的精神,這是一個獲取知識的行之有效的途徑。
免費試聽
∗
標簽: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