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怎么與孩子溝通?
發布時間:2014-01-24
全國統一微信咨詢:jingsi209 微信咨詢
樹立科學的親子觀和教育觀
競思專家還講述了一個智慧媽媽的教育故事:老師向媽媽告狀,說她的兒子偷了同學的玩具變形金剛。兒子回到家里,媽媽不經意問:“你今天是不是借同學的變形金剛忘記還了?”原本忐忑不安的兒子言“是”。媽媽說:“那你要記得還給同學。你很喜歡變形金剛是嗎?那明天媽媽也給你買一個……”
這個智慧媽媽的教育故事令現在已經28歲的兒子感慨不已。注意力專家說,10-14歲的孩子所有權關系淡薄,因此,智慧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十分重要。孩子的發展具有年齡階段性,他們是在主客體互動的過程中自主成長的,我們不要剝奪孩子的成長空間。
專家還提醒:別用家長的標準要求孩子,對孩子要多激勵、少批評。生命比成績重要,學習興趣比分數重要。成績不是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成才的途徑是多樣化的。專制型親子關系沒有民主,孩子的獨立意識被扼殺;放任型親子關系沒有規矩;民主型親子關系人格平等,尊重孩子,不以勢壓人,擺事實,講道理,啟發孩子,換位思考。而換位思考是親子溝通中最重要的環節。
教育還應適合孩子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并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興趣。沒有獨立自主性的孩子,人格是不健全的,要引導孩子把成功建立在自我超越的基礎上。
讓孩子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競思教育專家建議:
要賞識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力。面對那些認為自己是失敗者的孩子,不妨拿出一張紙,寫出孩子具體的優點,比如學習認真、禮貌孝順……任何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非常有價值的人,激發孩子自我成長的力量,給孩子信心。
要善待挫折,培養孩子的反省力。比如,考不好什么原因?是努力不夠還是方法有問題,引導孩子改進方法,切忌用“豬腦”這類注入心理病毒的語言責難、傷害孩子。
要關注過程,培養孩子智力活動的興趣。不要把失敗看得過于嚴重。曾有家長在中考前向孩子灌輸 “一分等于3萬元”,這樣的觀念輸入后,孩子考試心態就不可能平穩。
要面對現實,培養孩子的學習責任感。要讓孩子明確學習是自己的責任,不是為家長學習。
要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培養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讓孩子在交往中學會協作、學會構建社會支持體系,擁有良好的人際人脈關系。
免費試聽
∗
標簽:家長該怎么與孩子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