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學生做作業拖拉怎么辦
發布時間:2016-05-09
全國統一微信咨詢:jingsi209 微信咨詢
每次孩子寫作業家長們不知說了多少遍讓他們快點,認真一點,仔細一點,但往往收效甚微。發現家長對孩子寫作業拖拉都十分困惑,那么針對孩子寫作業慢該怎么辦呢?
一、時間分割法
低年級小學生的注意力是短暫的,注意力持續時間一般約為15到20分鐘。如果持續時間太長,大腦會疲勞,學習效率變低,加之作業量大,會感到做作業是漫長而痛苦的事。面對總也做不完的作業,孩子最后選擇的結果就是拖拉。
因此家長可以把時間化整為零,分割成三四段。比如估計要用1小時完成的作業,把時間分成三個“20分鐘”,每個“20分鐘”一結束,就休息5或10分鐘。由于每次時間短,還有“短期終極目標”作為激勵,做起作業來感覺有個盼頭,就會在規定時間內思想高度集中地做作業。也可以用化數為量的辦法,即把要做的所有作業按數量劃分成幾部分。比如,有15道數學題,規定每做完5道就休息5分鐘,然后再做下一個5道題。休息時可以讓孩子聽音樂,可以陪孩子說說話或作點游戲。開始實施時一定要有家長監督提醒,嚴格把握好休息與做作業的時間。
二、找出慢的原因
一位小學生家長說,一次,我發現女兒抄生字很慢,經我仔細觀察,發現她寫一個字用10秒鐘,然后間隔大約10秒鐘時間再寫下一個字。原來慢的原因是間隔時間太多。我把分析結果講給她聽,告訴她要想提高做作業速度必須減少間隔。兩個字的時間間隔不超過5秒,寫滿一頁可以休息5分鐘,可喝水、削鉛筆等。學習半個小時可以休息10分鐘,畫畫、看畫報或玩玩具。她很來勁,請我計時給她測試。結果,寫字速度提高了兩倍多。結論就是:把磨蹭的時間集中起來讓她玩。
三、可以通過游戲活動,制定訓練計劃,來促進孩子反應速度的提高以及思維的快捷性、敏捷性。
如,每天出30道簡單加減運算題寫在紙上,用秒表計算時間,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無誤地算完,這是算;比賽抄寫一長串數字,看誰先最快抄完,這是寫;家長隨意寫下幾組一排數字或字母,要求孩子快速用筆劃其中連續相同的數字或字母。如:25655288955687755959,用筆劃出“55”,或找出一本書,比賽看誰找到一篇文章中高頻出現的某個詞,這是找;玩兩個字的詞語接龍,越快越好,這是說。
這種算、寫、找、說訓練可以由家長設計,每天一練,每次練半個小時。在求質量的基礎上求速度,越快越好。一定要堅持它一兩個月,中途不能放棄,對改掉孩子做作業拖拉的毛病有很大幫助。
免費試聽
∗
標簽:做作業拖拉,寫作業慢